物業「加按套現」等於拎層樓去冒險? 7成人錯過額外收息機會!(第一集)
- moneywayhk
- 2020年12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點解會有加按套現?
根據差估署樓價指數顯示,2008年12月至2020年7月樓價指數由104.8點大漲2.67倍至385.4點。即過去12年平均香港樓價漲了2.7倍左右,很多大型屋苑錄得升幅更甚至遠超這個數字。而從2011至2012年後每一年都有不少業主認為樓市已經到達頂部沽出,最終拿著現金卻眼白白再望著樓價如火箭式的上升,想追都追不切,到今年的肺炎情況延續了一年都未有大幅跌浪。有些業主接受了自己已榮升為「千萬富翁」的事實,但在這些物業不賣出的情況下,這一種「紙上富貴」令到業主們心癢癢想變現。
今年利息息口頻頻下降,1個月的銀行同業拆息在11月份約在0.1%左右,當中不少手持物業一段時間的業主開始忍不住將物業重新抵押給銀行套現,將現金套取後用作投資或消費。
究竟什麼是物業套現呢?
物業套現的概念就是將持有但未賣出的物業,預先向銀行透支部份價值,到真正賣出的時侯才還給銀行,假若樓價保持平穩,將來可以透過賣出的價格償還透支部份給銀行,中間透支金額需要支付利息。
當出現物業價值下跌時,有業主會擔心不能償還套現金額,但由於現行銀行的套現上限是申請時估價的60%,即表明樓價只要不跌超過40%,都屬於一個安全範圍。
筆者相信從現時香港樓市的狀態包括需求上,仍然充斥大量購買力,缺少房屋的供應。本地資金泛濫,息口維持在低水平及政府還未撒去辣招底下,樓價的波幅仍十分有限。以後會專門再詳細說明對樓價於2021年的看法。
而相信現時市面上,有另一部份的業主可能會擔心,加按套現後會出現增加供款壓力,是否變成“無端”多了一筆負債?更甚者,會否連層樓都冇埋?
下一集會為大家詳細講解套現後的真實情況。
留言